“生物+”大会组筹委会开展会前系列调研工作

生命科学及其所引领的包括生物医药等热门行业在内的大生命与大健康领域是21世纪最具活力、影响最为深远的创新领域。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生命与健康领域的发展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亟需大量优秀人才,然而,由于大生命类学科知识体系复杂、知识与技术更新快的客观原因,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压力与挑战。为搭建产业与高校之间的互通桥梁,大会组筹委会开始探索新时代下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大会落地工作提上日程。

遵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指引,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大生命产业发展布局的指导方针,响应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助力浙江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2021年春,“生物+”大会组筹委会着手开展大会落地前期调研工作。

为推动生命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达成产、学、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在为期4个月的时间里,大会组筹委会与政府机构、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展开系列调研工作,围绕大会筹备工作,就如何发挥多方力量优势促进产学研融合进行了探讨。

在调研过程中,浙江省科协朱兵老师、陈炯炯老师、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阴文亮老师、浙江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柳志强教授、副秘书长牛坤老师等指出,大会进行的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与探索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浙江正在着力打造“科创中国”杭州新样板,希望大会可以在激发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普工作方面切实发挥作用,搭好桥梁,加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产品,更好地服务大众,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生物教研所胡洪营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副院长张铭教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清君教授、浙江大学药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主任兼浙江微生物学会理事长李永泉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汪辉副研究员、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副院长陈晔老师、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朝霞老师、浙江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兼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东老师、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董世洪老师、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凯娜老师、西湖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金炜元老师、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金鑫老师等来自高校各界的专家在调研过程中均表示支持大会的举办,并表达了对大会建设与未来发展的热切期望,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高校能够充分发挥学术资源优势,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为学生搭建更好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孵化平台,以期助力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

杭州精准医药研究中心、杭州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在调研过程中指出生物高科技企业在人才获取与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的痛点,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发现并获取高质量人才,以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随着前期系列调研工作的顺利结束,大会组筹委会也在多方意见和建议中确定大会落地方案。大会将通过搭建综合展示平台,构建产学研融合生态圈,一方面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为其生物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展示空间,另一方面推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研究与产业化合作,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

作为“2021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系列活动,在中国科协、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下,大会由浙江省科协、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联合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与浙江佰傲嘉公益基金会(筹)共同发起,佰傲嘉(浙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将于2021年10月底在杭州举办。

目前,大会组委会正在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期望把大会办成中国原创的国际盛会,帮助生命科学领域的各方力量互联互通,促进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新生态,并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